生存难度:不适用 | /
/ | 随区域变化
极域是神室的第19个层块。
描述:
被称为极域的层块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地上的极域部分、另一部分则存在于水下,被称为冰穴(下文极域都称部分而非层块)。这两部分实际上相对独立,在性质上有很大不同。
极域内存在一特殊效应,会导致成群进入的流浪者逐渐分散开,目前推测是有一些心理效应导致的。刻意抵抗这种特殊效应已被证明是可行的,然而需要流浪者时刻提高警觉度,并且尝试者们不应当长时间直视极光。当被分散开的流浪者离开极域后,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将很快再次重聚。
极域:
极域常年覆雪,无季节与昼夜变化,层块内部常年处于夜晚,温度保持在0℃左右。
极域的总面积是未知的。目前我们认为层块大小可能在数百平方公里,但实际大小可能会有所出入。有时,湖泊会出现在极域内部,这些湖泊总是不会封冻,其内部已被证实存在数种乃至数十种鱼类生物,也是层块内部唯一已被证实的物种来源。即使这些鱼可以被观测到,但想要将它们捕获似乎比正常情况下要困难,目前暂不清楚原因,推测可能是由于它们的智力更高。
极域内部的一大特色在于其空中的极光,也是层块内部唯一的自然光源。极光总是呈绿色,并会按照某种特定规律缓慢变化,目前暂时不清楚具体的变化规律为何。有流浪者报告称,他们在注视着极光时总能够感到不知从何而来的平和,并且这种感受在视线移开乃至于离开层块后的一段时间仍然会继续存在。同时,长时间处于极光影响下可能会导致生物或流浪者的智力得到提升——通常这需要在层块停留上数月才会显现出来。
极域目前不存在除鱼类以外的生物。似乎有流浪者在极域定居,但这尚未被证实。
有时,流浪者能够在单独行动的情况下发现一些山洞。这些洞的洞口都被可以直接穿过的细雪覆盖,并且这些雪总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消失,其周围的雪也是;当流浪者尝试挖走它们时,雪不会移动。与此相似的雪堆也在层块内部零散分布,但只有其中的大约10%是可以通向洞穴的——作为参考,绝大多有效雪堆都会出现在湖泊附近,这与它们的特性有关。进入它们并以正确的方式行进即可离开极域部分。
冰穴:
通过洞穴,若他们的行进路线无误1,流浪者即会发现周身的洞壁逐渐变为透明的蓝冰,这时他们就来到了冰穴。冰穴是一个占用体积巨大的地下洞穴系统,由于墙壁透明,流浪者可以透过它们观察到其它洞穴;但由于某些原因,流浪者无法看清离自己较近区域的洞穴轮廓。洞穴的尺寸一般在2m*2m~10m~10m之间,而其他方面上这些洞穴也与正常的岩石洞穴类似。
冰穴的温度与其深度成反比,在初入时基准温度大约在-1℃,此后每下降100m温度平均即下降1.2℃。在这种计算模式下温度低于-273.15℃的区域,温度仍然会以某种特别的方式继续下降;经过研究,发现其与某种特殊物质有关。我们曾尝试对其展开研究,然而观测不到任何异常——呈现出不正常低温的区域并没有可被常规方法观测到的异常之处。2
流浪者在冰穴内部应当持续保持行进。这是由于若流浪者在同一个地点停留数十秒乃至数秒左右,其脚下的冰即会融化一小部分,这可能会导致流浪者再次移动时跌倒,乃至于使得他们持续滑落至低处。值得注意的,穿戴带有钉子的鞋对预防并没有作用——这些冰的硬度似乎不正常,乃至于钉子无法插入。当他们持续行进时,流浪者脚下会存在一些类似于细雪的物质,以至于他们不会滑倒——这些雪在流浪者停止行进时会消失。
有时,洞穴上方会出现冰锥,这些冰锥在没有受到外界强烈影响时不会坠落;当它们坠落时,如果下方是洞壁其将直接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融入”洞壁、如果下方不是洞壁则将在接触下方物体的一瞬间直接融化并快速以未知方式消失。
湖泊同样会于冰穴出现,而它们总是会出现在大型洞穴内。例如目前发现的最大洞穴,其最长的两端距离达到了20km左右,其内部就存在一面积大约70k㎡的湖泊,且其深度同样达到了4km左右。这些湖泊中的液体已被证明是正常的水,然而他们在低于0℃的环境下并没有结冰。暂不清楚原因为何。
据一些记载所述,冰穴深处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结构,然而这是未被证实的,也不推荐任何人去尝试证实。
流浪者无法通过原路返回极域,在他们来到冰穴之时,他们进入时经过的细雪堆就会失去其支持物体穿过的特殊效应,导致无法离开。流浪者只能通过寻找其他细雪堆来回到地上。
基地、前哨和社区:
没有。目前层块还没有登记在册的基地、前哨或社区。但理论上会有一些。
入口和出口:
入口
- 于银湖打碎一块在湖面上格格不入的、如同镜子般的浮冰,跳入它会带流浪者到这里。
出口
- 没有。除了随机切出,没有离开该层块的方式。但这并不是很难。
请注意:温度低于-273.15℃的区域是没有切出点的。